9月2日-3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工作组到郑州国际陆港公司验收“一干三支”国家级示范工程项目。
2016年6月,郑州国际陆港“一干三支”铁海公多式联运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国家第一批、我省第一个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是获批的16个国家级示范项目之一。
郑州国际陆港“一干三支”项目以郑欧班列为载体,拓展海铁、空铁、公铁等多式联运,通过“东联西进”,以公-铁-海-空联运与日、韩等亚太国家广泛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创新推出“一单制”“门到门”服务,自主研发中欧国际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加快推动多式联运“数字化”建设,不断创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有效破解了国际多式联运中各种难题。
郑州国际陆港“一干三支”项目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2016年5月,时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调研郑州国际陆港公司;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调研郑州国际陆港公司;2017年5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调研郑州国际陆港公司。
经过多年发展,郑州国际陆港“一干三支”项目形成了境内以郑州为枢纽,以北京、济南、武汉等134多个市(县)为二级集疏中心的布局,国内集装箱还箱点增至53个,辐射半径达1500公里,涵盖近四分之三国土面积。境外以德国汉堡、慕尼黑,比利时列日为枢纽,以巴黎、米兰、布拉格、华沙以及沿途换装车站点的马拉舍维奇、布列斯特等为二级集疏中心,国外集装箱还箱点增至46个,网络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30多个国家130个城市的网络,境内合作伙伴达到41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达到800多家。
2018年度共计承运总货量63279 TEU,总累计货值约33亿美元,货重35万吨。其中,郑欧跨境公铁联运班列,共开行752列(416班去程,336班回程),共运输量60895TEU,郑日韩铁海公联运班列共计运输2384TEU。
郑州国际陆港公司通过推进多式联运提单物权化,使银行、保险等更多单位加入河南多式联运发展体系,并探索构建多式联运“一单制”框架体系,着力实现在全国进行复制推广,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